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医院动态 院内资讯

院内资讯

振兴路上写答卷| 我的驻村三部曲——驻村工作队员刘柱兴

发布时间:2025-04-27
字号:
+-14

正值春耕结束,射洪市仁和镇广井村2000余亩连片成垄的粮油刚播种完毕,育秧田中水稻秧苗青翠,复耕的撂荒地里,新埋下的南瓜探出新芽。这片孕育着丰收希望的绿色沃野,正悄然谱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,让广井村的幸福日子如秧苗般节节拔高、生生不息。

640.png仁和镇广井村粮食丰收

一部曲:初遇广井  暗下决心“谋新变”
2024年7月,初到广井村,村支部书记王蓉的热情让我悬着的心落了一半。她带着我走遍17个社的田间地头,指着连片的黄壤耕地说:“广井村是仁和镇面积最大的村,但是留不住人,年轻人都往外跑,在家里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。”山丘间零散的农舍、蜿蜒的泥土路、留守老人佝偻的背影,像一帧帧老照片刻进我心里,我心里暗暗发誓“这片土地需要我们来守护,一定要让‘她’重焕生机”。

640 (1).png

看望村内高龄老人

二部曲:叩开心门  当好政策“翻译官”
第一次参与防返贫监测集中排查,我便碰了钉子。走访脱贫户覃大爷家时,我照本宣科地讲解政策,他却摆摆手:“小伙子,你说的‘三保障’是啥子?能帮我把家里养的鸡卖出去不?”一旁的覃副书记赶紧解释到:“就是让你家里的娃儿上学不愁、看病不贵、房子不漏雨!”张大爷这才咧嘴笑了。这次经历让我明白,政策落地需要“翻译”。我向村“两委”请教方言俗语,把专业术语转化成“种地经”“养鸡账”。在坝坝会上,我用“土话”讲政策:“医保报销就像‘雨伞’,平时用不上,但下雨了能顶大事!”乡亲们哄堂大笑,气氛一下热闹起来。我和村民的感情逐渐熟络,大家对我从“躲着走”变成了“拉着唠”。

640 (2).png

为广井村群众讲解脱贫政策

三部曲:稻谷飘香  做好产品“生意经”
广井村的黄壤土种出的稻米晶莹饱满,我看着仓库里堆积着的35吨大米陷入思考,怎么才能擦亮“广井大米”特色招牌,让老百姓的“心血”适价卖出?通过驻村工作队和村“两委”多方讨论后,终于有了“党组织+合作社”党建引领产业升级这一良方。以“广井大米”为先锋,探索全链条升级路径,把稻米变精米,再向米酒、米饼等行业探索。同时,深挖地域文化和产品特色,通过“精准营销”的方式,对接酒坊、社区食堂等,推动初级农产品直销向产品加工、品牌打造迈进。
为拓宽销路,我带着样品四处奔波,通过各种渠道联系遂宁、潼南的楼盘物业,希望“广井大米”能作为礼品送给业主。为了打动客户,我甚至把电饭煲搬到现场,积极宣传:“现煮现尝,不好吃不要钱!”靠着这股韧劲,村集体大米销售额突破20万元。此外,土猪、土鸡、土鸭、鸡鸭蛋等其他农产品也通过“以购助扶”“精准营销”等活动售出10万余元。

640 (3).png运送“广井大米”到重庆潼南区出售
如今的“广井大米”品牌愈加响亮,村集体经济2024年更是突破230万元大关,村民生活日益富足。看着整治过后的撂荒坡地上才探新绿的南瓜,我明白,驻村帮扶不是“镀金履历”,而是久久为功,用脚步丈量民情、用汗水浇灌希望。(信息宣传科)